山东矿用人员定位系统是保障煤矿等矿山安全生产、实现人员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,它主要由以下几个关键部分构成。
定位标签:
定位标签是佩戴在矿工身上的设备,通常设计为小巧轻便、坚固耐用,以适应矿山复杂恶劣的工作环境。它能够持续发射特定频率的信号,这些信号包含了人员的身份信息。根据不同的定位技术,定位标签可分为有源标签和无源标签。有源标签内置电池,信号传输距离远、稳定性好;无源标签则依靠外部设备激发产生信号,成本较低。
定位基站:
定位基站是山东矿用人员定位系统的信号接收和处理核心。它被安装在矿井的关键位置,如巷道、工作面、休息区等。基站能够接收定位标签发出的信号,并通过内置的算法对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,计算出标签的位置信息。定位基站通常具备防爆、防尘、防水等特性,以确保在矿山环境中稳定运行。同时,基站之间通过网络进行连接,将采集到的数据实时传输到地面监控。
传输网络:
传输网络负责将定位基站采集到的数据从井下传输到地面监控。在矿山环境中,常用的传输方式包括有线传输(如光纤、以太网)和无线传输(如 Wi-Fi、ZigBee、4G/5G 专网)。传输网络需要具备高可靠性、低延迟和大带宽的特点,以确保山东矿用人员定位系统数据的实时、准确传输。
地面监控:
地面监控是整个山东矿用人员定位系统的管理和控制大脑。它配备了专业的服务器、监控软件和显示设备,能够对接收到的定位数据进行存储、分析和处理。通过监控软件,管理人员可以实时查看矿井内人员的分布情况、运动轨迹,实现对人员的准确调度和安全管理。同时,系统还可以设置电子围栏、报警规则等功能,当人员进入危险区域或发生异常情况时,及时发出警报。